π导航  


【首页】

熟悉又陌生的《最后一课》


【2021-09-30】 YNN】


南侠


你以为的“恍然大悟”很多时候并非是你以为的恍然大悟。我们所受的教育就是如此,并非所有的历史都是境迁事过。当你试图推翻你正站立着的基石并为此而感到兴奋的时候,小心,你脚下的磐石并非虚妄。

法国作家都德(Alphonse Daudet)的《最后一课》(La Dernière Classe)是我们熟悉的短篇小说,因为它被收录在我们1949年之后的语文课本中。

1870年普法战争爆发,都德入伍,此后他经历了共和,巴黎公社起义。1873年,都德出版短篇故事集《星期一故事集》(Contes du Lundi)。这个故事集收集了都德在1872年至1873年间发表的多篇小说,因单篇小说都是在星期一发表而得名。《最后一课》就是其中一篇。《最后一课》以普法战争法国战败割地为历史背景,宣扬爱国主义,因此而出名。都德1897年去世,葬入拉雪兹公墓。

都德曾在和犹太裔竞选尼姆市副长官的竞争中失利。不知这是否导致了他的反犹太主义。

有趣的是,写爱国主义小说《最后一课》的反犹主义者都德并没有把法国带入法西斯主义,《最后一课》也没有把法国带入法西斯主义,反而是都德昔日的敌国产生了法西斯纳粹。

更有趣的是,第一个把《最后一课》翻译成中文介绍给中国读者的不是新中国,而是民国粉们的偶像---胡适

胡适1910年留学美国,先是入康乃尔大学选读农科。1912年,时年胡适21岁的胡适把《最后一课》翻译成了中文。这是他弃农科改入文学院后的首篇外国文学翻译。先是发表于上海《大共和日报》,取名为《割地》。在胡适译文刊出后不久,1913年1月,《湖南教育杂志》上又发表了匪石译的《最后一课》。

这时的胡适是一个推翻帝制、缔结共和的狂热拥护者,当时,曾有一个在中国海关做过事,叫布兰德的外国人,在美国到处演说,诋毁新建立的中华民国,胡适“甚愤”,“作一书寄《纽约时报》登之”,对这个外国人的烂言予以驳斥,并提出强烈抗议,显示出对建立共和国的很高的热情。第二次,是1915年3月, 胡适将同一篇《割地》送创刊刚一年的《留美学生季刊》(中文版),刊登在第二卷第1 期上。《留美学生季刊》是“中国留美学生会”会刊,刚刚由《留美学生年报》改制而来,其中文版由上海的商务印书馆印制,在国内发行,在中国的知识分子中很有影响。除了这个因素外,还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日本军队入侵中国等国际国内形势的巨大变化,使胡适这篇《割地》的第二次重登,在读者中所产生的反响,比起首登来还要大得多。

随后,从1920年代起,胡适所译《最后一课》就被先后选入《白话文范》(商务印书馆1920年),《国语教科书》(商务印书馆1923年),《国文百八课》(商务印书馆1936年)等教材,影响日趋扩大。随着时局动荡,国事日蹙,小说也越来越激起国人尤其是年轻人的强烈共鸣,几乎构成了那一代文青们难以磨灭的集体记忆。

现在有一种风潮,就是全面否定中国过去60年的教育,《最后一课》也没能幸免。有一种说法认为,阿尔萨斯和洛林本来就是广泛使用德语的地区,德国当局没必要推行取消法语的政策,所以,在阿尔萨斯-洛林地区推行强制语言同化政策的并非德国,而是法国。那么,都德真的是个罔顾事实的民族主义煽动家吗?在阿尔萨斯-洛林强制推行同化政策的究竟是法国还是德国?所谓同化,是一个国家或民族对于异类的改造或吸收,同类是无需同化的。所以,首先必须了解当时的阿尔萨斯-洛林人究竟更认同法兰西还是德意志。

阿尔萨斯-洛林问题至少可以追溯到加洛林王朝,它从9世纪开始就是德法两国争夺的对象。

事实是,法国波旁王朝基本维持了当地的特权和传统。在司法、税收、贸易等领域,阿尔萨斯-洛林都享受了特别的待遇。文化方面,虽然法王弗朗索瓦一世于1539年颁布了《维莱•科莱特法令》,规定法语为官方文件唯一语言。但此时的官方语言仅限于“官话”层面,当时的官员既无意愿也没能力强制阿尔萨斯-洛林德语居民学习法语。所以,德语在当地被保留下来。

普法战争中,说着德语的阿尔萨斯-洛林人的身份认同是法国。

阿尔萨斯-洛林人是拿破仑军队的中流砥柱。这主要是因为拿破仑给予阿尔萨斯-洛林与法国其他地区一样平等的机会和权力,拿破仑结束了高级军职被贵族垄断的制度,打破了平民晋升的天花板,为保卫家乡而战的阿尔萨斯-洛林平民子弟有了晋升的机会。另外,母语是意大利语的拿破仑从不把语言和忠诚划上等号,因此对说德语的阿尔萨斯-洛林人不吝重用。阿尔萨斯人口不足法国总数的百分之二,但阿尔萨斯籍将领却占法军将领总数的百分之五。在拿破仑1814年前敕封的24名法籍法国元帅中,阿尔萨斯人两名,洛林德语区一名,占总数的八分之一,远高于当地人口所占比例。

普法战争法国的惨败使德意志帝国得以吞并阿尔萨斯-洛林,但战争前后阿尔萨斯-洛林人的表现验证了他们对法国的忠诚,这导致德国在当地不得不采取半殖民地式的高压统治。在德意志帝国治下,同说德语的阿尔萨斯-洛林人沦为“二等公民”,这种情形持续了四十年之久。由于互相不信任,整个一战期间德国都不敢让阿尔萨斯-洛林籍军人就近参加西线战事。

从历史事实来说,都德的《最后一课》真实地反映了德意志帝国对阿尔萨斯-洛林人压迫性的同化政策。事实上,人类历史已经说明,相同的语言文化不一定等同于政治认同,后者来自共同的历史经历和相似的政治理念。激发人们爱国之心的不是语言,而是对一个国家的认同和归属感。




                  
   
        

copyright©2018-2024 gotopi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