π导航  


【首页】

日本新年号成“国际笑话”都怪安倍政府没文化?


【2019-04-04】 YNN】


伴随明仁天皇即将退位,日本年号又到了重新修改的时刻了。

4月1日,日本官房长官菅义伟宣布,“令和”被选为日本新年号。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当日在记者会上介绍此新年号称,“令和”出自日本古籍《万叶集》中的“初春令月、气淑风和”。

将年号选定为“令和”,象征新时代的来临。

“令和”成为日本历史上第248个年号,将于今年5月1日日本天皇太子德仁即位同日正式启用,不过新年号的诞生让很多民众不淡定了。

浏览图片

日本经济新闻报道称,这次日本变更年号创下了4个“首次”:

日本宪政史上“首次”因天皇“生前退位”而进行的改元;

“首次”在新天皇即位前,由现任天皇签署政令公布新年号;

“首次”出自日本古籍《万叶集》;

“首次”通过网络现场直播。

其中第三个“首次”引发一场不小的舆论浪潮,即“首次”出自日本古籍《万叶集》,此举被不少媒体解读为饱含安倍政府“去中国化”的意图,解读依据是此次日本年号与中国古籍划清界限。

在此之前,中国典籍中的字词一直是日本年号的重要参考文献。

据悉,日本年号从公元645年“大化”到“平成”的247个年号,能确认的出处,几乎全部来自中国古籍,

比如明治天皇的年号源自中国《易经》中“圣人南面而听天下,向明而治”,

大正天皇时期的年号亦源自该古籍中的“大亨以正,天之道也”,

昭和天皇时期的年号源自中国《尚书》:“百姓昭明,协和万邦”,

即将退位的平成天皇时期的年号“内平外成,地平天成”则是中国《史记》和《尚书》中词语的合体……

日本年号总共援引了77部中国古代文献,而这些文献半数以上是中国唐代之前的作品。

年号修改依据不再以中国古籍为参考?

一些声音据此揣摩出日本“去中国化”的意图。

正是基于这一设想,这些声音嘲笑安倍政府被文献学者“坑”了,因而闹出了“国际笑话”。

嘲笑理由有:

新年号的参考文献采用日本典籍,而非传统中国古籍一举,并不能摆脱中国化痕迹,所以偏离了安倍政府“去中国化”的初衷。

因为尽管《万叶集》是日本最早的诗歌总集,但当时日本还未创造出“假名文字”,这两部著作都是借助汉字写成的,众所周知,汉字源自中国。

而“令和”二字的出处是这部诗歌总集中《梅花歌三十二首并序》的序言“天平二年正月十三日,萃于帅老之宅,申宴会也,于时,初春令月,气淑风和,梅披镜前之粉,兰薰佩后之香……”

而经过解读这一段并非用中国汉字去标音的日文,而就是能用正常以中国古汉语方式去解读的表意中文。

浏览图片

“令和”出处除了汉字很中国化,写作风格也颇具中国风。

有《万叶集》研究学者提及《万叶集》第5卷序文,即“令和”出处,

是参考了中国南北朝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以及南朝的“文选”写成,也就是一篇模仿汉典的序文。

不仅是整篇序文风格像仿写的,而且“令和”一词的直接来源句式“初春令月,气淑风和”

简直是对中国另一位古代文人典籍其中一句隽语的高仿,

即东汉张衡《归田赋》中“于是仲春令月,时和气清”,

而张衡这部典籍比《万叶集》早诞生了好几百年。

因此有网友嘲笑“令和”出处系剽窃张衡《归田赋》,而作者张衡赋予《归田赋》的寓意实为讽刺官场黑暗,讽刺政局丑陋。

安倍政府选择“令和”作为年号,无疑是给自己抹黑而不自知,因而闹出了“国际笑话”。

有网友认为这一切都是因为安倍被自己人给黑了,即为了满足安倍意欲“去中国化”的意图,

日本文献学家表面上给出非中国典籍的文献出处,实际上此出处满满都是中国风,

并且寓意讽刺,以此来发泄对安倍政府缩减人文学科研究经费的不满。

但事实真的是这样一出闹剧吗?

恐怕有待商榷。

首先,读中国张衡《归田赋》一文,确实能感受到“仲春令月,时和气清”

田园生活美景难掩作者壮志难酬的郁郁不得志,有暗讽官场勾心斗角的寓意。

但整篇文章的感情基调并不是其中某一句话,某一个词能单独代表的,

而是上下文之间妙词、佳句之间交相辉映才构建起来的。

此外,整篇文章的感情寓意更是体现在其中某些与此基调相吻合的诗句中,

比如“超埃尘以遐逝,与世事乎长辞”,意为丢开那污浊的社会远远离去,与世间的杂务长期分离;

再如“苟纵心于物外,安知荣辱之所如”,意为只要置身于世人之外,

哪管它荣耀与耻辱的所在?

而不能将整篇文章的寓意孤立地强加在“仲春令月,时和气清”一句中,

而这句诗在原文中也确实指张衡归田后的欣喜心情。

浏览图片

更何况,即便日本《万叶集》中“初春令月,气淑风和”一句是仿写张衡《归田赋》“仲春令月,时和气清”,

但众所周知,每个字词含义丰富,在不同语境下表示不同意思,而非一成不变,

即使在张衡那里“令”与“和”的遣词造句是为了烘托讽刺政局黑暗的感情基调,

但这两个字放在其他语境里永远都是这个意思、不会有变化吗?对于“令和”而言,

目前有多种解读:有人认为“令和”是《万叶集》中初春吉日里温和天气的含义;

有人认为“令和”中的“令”有“命令”之意,“和”代指了“和平”的含义;

也有人认为“令”是出自中国古代说法的“令月”,指“吉月”之意;

还有人觉得“令”是指日本法令,“和”有修改宪法之意。

但根据日本政府的解释,“令和”寄托的寓意为:

想成为每个人的梦想都能够被值得托付的时代。

再者,之所以认为“令和”年号让安倍政府闹出了笑话,

皆因这个年号的中国风味道偏离了安倍政府“去中国化”的初衷,

但安倍以“令和”为年号的目的真的是为了“去中国化”吗?恐怕不尽然。

汉文化是现代中国及日本文化共同起源,包括四书五经在内的“汉文”是日本“国文科”中的教学内容,

也一直将古代中国典籍视为日本文化的一部分。

而安倍晋三作为民族主义者,上台后便着力推动以修宪为核心的“国家正常化进程”,

但这两年也积极调整和中国关系。

另外此次年号提议的专家中也有研究中国文学的学者,

而安倍晋三当日在公布“令和”年号记者会上也介绍称,

愿每位日本人,都能如度过寒冬、在春日中盛开的梅花一般,

在对明天充满希望的同时,各自绽放出绚烂的花朵。

而“梅花”并非象征日本的传统植物,而是典型的来自中国大陆观赏植物。

综上,日本新年号的筛选虽然首次来自日本典籍,但没有摆脱中国文化的影子不假,

但因此认为安倍政府“去中国化”小算盘落空的解读可能就是一厢情愿了,

基于此,安倍政府被文献学家坑了而闹出国际笑话的设想,

更像是头脑中臆想出来的狂想曲,当然不排除其可能性,

但这种可能性的理论依据尚待完善。



                

copyright©2018-2024 gotopi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