π导航  


【首页】

常书鸿与敦煌


【2021-09-16】 【文史】


#历史[超话]#1945年,陈芝秀抛弃敦煌大师常书鸿和年幼的子女,跟下属私奔了。19年后,她衣衫褴褛,目光呆滞,已下嫁工人,还生了个儿子。和女儿在杭州相遇时,她伤心的说了一句话,女儿听后,每月给她寄钱,还说:“理解妈妈。”

陈芝秀曾经是江南佳丽,出身书香门第。比敦煌大师常书鸿小8岁,她容貌俏丽,身材修长,十分地漂亮。

而常书鸿,也是生于美丽江南杭州的一个满族家庭。祖父名少峰,为清代驻防浙江杭县并安家落户的“世袭云骑尉”。

19岁那年,小姑从婆家带来了一位美若天仙的姑娘陈芝秀,在省立工业专科学校任教的常书鸿对她一见钟情。

他不顾家人反对,退掉父母已经定好的婚约,与这没有血缘关系的表妹结了婚。

1926年,在朋友资助下,酷爱绘画的常书鸿考取留法庚子赔款奖学金,先后进入法国国立里昂美术专科学校、巴黎高等美术学院学习西方绘画。

一年后,把陈芝秀也接到了法国。美丽的妻子飞到法国为常书鸿的艺术生活增添了意想不到的色彩。

常书鸿的成名作《病妇》、《浴后梳妆》等都是以妻子为模特创作的。

常书鸿连续四年捧得当时法国学院派最权威的画廊——巴黎“春季沙龙”金、银奖,在国际画坛上声名鹊起。

在此期间,聪慧好学的陈芝秀,也开始学习雕塑,这对来自东方的才子佳人,成了留法青年艺术家中最让人羡慕的一对。

1931年,他们第一个孩子出生了,叫常沙娜,孩子3岁时,常书鸿创作了油画《画家家庭》。

4年后的一个冬天,在塞纳河畔的旧书摊上,常淑鸿无意间发现了一本《敦煌图录》的画册,画册中大量的千佛洞壁画与彩塑图片,让他震惊不已。

再想到法国吉美博物馆,以丰富的亚洲藏品著名,里边悬挂的一幅幅美艳绝伦的敦煌绢画,更使常书鸿心中连连升起无以言表的痛楚。

他在回忆录里这样写道:“面对祖国如此悠悠灿灿的文化历史,自责自己数典望祖,真是惭愧之极。”

于是,常书鸿突然做出了回国的决定,这让已经习惯了法国生活的陈芝秀很难接受,也为夫妻感情的破裂,埋下了伏笔。

1936年秋,常书鸿总算说服妻子同行,回国担任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教授。

一年后,抗日战争爆发,北平沦陷,学校在战乱中辗转南迁,常书鸿一家只好随着学校颠沛流离。

1940年,常书鸿被调到国立美术教育委员会工作,一家人来到重庆,暂时结束了迁徙漂泊的生活。这时的常书鸿,依旧放不下魂牵梦绕的敦煌。而刚好在1941年,于右任赴敦煌考察后,成立了敦煌艺术研究所。

第二年8月,在徐悲鸿、梁思成大力推荐下,于右任正式聘请常书鸿为副所长,这项苦行僧般的工作公开后,陈芝秀与常书鸿发生争吵,结果是常书鸿先去敦煌。

1943年春节刚过,常书鸿带着五名成员奔赴梦寐以求的敦煌。历经一个多月的长途跋涉,终于站在了莫高窟的面前。

常书鸿后来这样记述:“宝藏被劫已经三四十年了,而这样一个伟大的艺术宝库却仍然得不到最低限度的保护和珍视。

就在我们初到这里时,窟前还放着牛羊,洞窟中流沙堆积,脱落的壁画夹杂在断垣残壁中,随处皆是。六个人第一顿饭连筷子也没有,就折来红柳条夹着面条往嘴里送。”

1943年10月,常书鸿又将朝思暮想的妻儿从重庆接到敦煌。敦煌与法国的巨大落差,使得陈芝秀在心理上很不适应,而常书鸿却下决心在这待一辈子,持续的争吵,使家庭气氛寒冷如冰。

恰在这时,艺术研究所新来了一位总务主任,此人与陈芝秀又恰好是同乡。常书鸿一心扑在事业上,而这位主任却对陈芝秀关怀备至,照顾有加。

1945年春,陈芝秀以上兰州检查身体为由,离开了常书鸿及一对儿女,和那位同乡下属私奔而去。知道了妻子出走的真相后,常书鸿焦急地在沙漠上骑马追赶,西北戈壁风沙漠漠,万里长空云絮如梭,常书鸿最终累倒在马下,幸好被人救起,经过三天抢救才保住了性命。

就这样,一起生活相守了20多年的恩爱夫妻,终归变成了陌路人。

壁画与石刻上的飞天,看起来飞舞于长空,实际上是千秋不动,而人世间的爱情,特别是艺术家的爱情,也许是因为过于痴情,反而是千变万化,很难定格,也很难平静。

1947年9月,常书鸿与学生李承仙结婚,几十年里,与他人交谈时也不再提及陈芝秀。而与人私奔之后的陈芝秀在给儿女的一封信中写下过这么几个字:“一失足成千古恨。”

女儿常沙娜一看到这封信,并回应:母亲,我十分理解你。还每年给母亲陈芝秀寄钱。可是儿子常嘉陵,却对母亲当年的私奔怀恨在心,绝不原谅母亲,拒绝和生母陈芝秀见面。

作为女雕塑家,陈芝秀不愿过艰苦的生活,丢下丈夫儿女跟人私奔,这到底是对还是错?



          
 

copyright©2018-2024 gotopi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