π导航  


【首页】

考研不是唯一的路,找准自己的方向最重要


【2020-12-25】 【考研】


近日,教育部发布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考人数,全国报考人数为377万,再创新高。据统计,近年来考研大军的规模不断扩大,2017年研究生报考人数首破 200 万大关,去年报考人数已达341 万,今年则突破历史记录增至377万。

曾经有人形容,高考就如“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现有人担心,研究生招生考试,会变成第二个“高考”,竞争程度直逼高考。随着就业难度加大、研究生扩招,百万考生摩肩接踵地挤入考研“围城”,考研人数年年攀升,大家都在搏一个未来,但“内卷”“内耗”“学历贬值”“研究生无用论”等声音也不绝于耳。难道真的是形势所逼,只能走考研这一座“独木桥”吗?难道踏上读研这座桥就能抵达愿望的终点吗?

笔者认为,路一定不止考研一条,只是安逸的成长经历让大部分人只看到了一条定式固化的发展道路,模式化的高考经历让学生们一直走在一条路上,看到的都是同样的东西,没有额外的精力去探索自己的“异次元”,也没有勇气脱离大流开拓自己的道路。

有调研数据表明,2020届报考学生选择读研的主要原因是硕士学历就业前景好,其次是职业发展需要,再次是想去到更好的大学,有小部分的考生是想做学术研究或改变所学专业,其余还有随大流的和就业难的。归结起来,如今考研主力军仍是奔着“就业和职业发展需要”去的,他们最后的落点还是希望通过读研拿到硕士学历以求更心仪的工作。然而,现实的情况是,大部分研究生一脚踩在校园里,挣扎在并不那么热爱的学术里;一脚徘徊在社会边缘,不敢踏入独立工作的高压。两边都不想走的学生们,又给自己找了一条相对中和的路,于是出现了一年更比一年激烈的国考,应届生创业意愿逐年走低。真正埋头走学术道路或学了知识奔赴相关职业道路的只占少数。

正是这一过程与目的不匹配,造成无效率无意义的资源内耗和无休止的内卷竞争。大部分考生只是带着“为了更好就业”这一模糊的目标选择读研,读什么专业、从事什么职业,这都不是最重要的,只要拿到学历随着波流从一个池子游到另一个池子就可以了。所有人都往一个池子里挤,手握顶尖学术资源却坐不住板凳,有机会开拓新道路却不敢迈开步子脱离大流。没有人跳出池子去开拓新的发展空间,自然也就造成了资源紧张和无尽的内耗,泡在池子里的也就产生了“无用论”的怀疑。

我们都知道“条条大路通罗马”这句古话,但渐渐的,除了课本里,似乎很少再听人们提起这句话了,人们越来越倦怠于寻找其他道路,只想挤在最直接显眼、人最多、风险最低的大道上。仿佛人一生的道路都被固化——升学深造、稳定就业、建构家庭,这固然是人生幸事,但也为人套上了枷锁,期间的奋斗过程也无异于“带着镣铐跳舞”,最终都只是回旋于自己的安全区内。

对独立发展的生活以及所学专业,大学生已经有了充分了解,那么,更重要的是跳出高考时单一的视野和固化思维,对自我认知和未来发展有更加理性深刻的思考,在规划上能有“我的地盘我做主”的魄力。世上怎会只有考研这一座“独木桥”呢?找准自己的方向才是抵达愿望终点的最佳指南。

作者:王亦心



  
   
        

copyright©2018-2024 gotopi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