π导航  


【首页】

《觉醒年代》唤醒历史俘获观众


【2021-03-21】 YNN】


一部名为《觉醒年代》的电视剧近期领跑中国电视剧收视率榜单。截至3月17日,该剧的豆瓣评分已经从开播时的8.3分涨到了9.1分,在为这部剧打分的近2万网民中,超过93%给予四星以上好评。

《觉醒年代》是官方为纪念中共建党100周年而推出的“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的作品”,由央视一套在黄金时段播出。该剧以1915年《青年杂志》问世到1921年《新青年》成为中共机关刊物为时间线,以陈独秀、李大钊、胡适、蔡元培、鲁迅、钱玄同等中国近代名人从志同道合到分道扬镳的传奇故事为基本叙事线,以毛泽东、陈延年、陈乔年、邓中夏等热血青年追求救亡图存的坎坷经历为辅线,形象再现了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以及中共建党这段风起云涌的历史画卷。

按以往经验,这类政治色彩较重的主旋律题材通常收视率不佳,尤其不受年轻人关注。《觉醒年代》却是个例外,它在播出前并没有大肆宣传,但一经播出就赢得良好口碑,并且随着剧情展开,吸粉越来越多。

2月18日,《觉醒年代》因春节排播停止更新,众多网民特别是年轻网民急不可耐,通过网络弹幕“疯狂催更”。2月27日《觉醒年代》复播后,“《觉醒年代》今晚更新第十七集”的话题居然登上了微博热搜。

这部剧集之所以大受欢迎,主要因为它不像一些主旋律题材那样干巴巴地宣传某种理念,也没有对一些重要的历史人物进行夸张的、脸谱化的塑造,而是比较严谨地依据时代背景和性格特征展示人物群像。其中,陈独秀的激昂决绝、蔡元培的包容睿智、李大钊的宽厚果敢、胡适之的儒雅西化、辜鸿铭的博学怪异,以及守旧派大学者林纾,北洋政府总统徐世昌、总理钱能训、京师警察厅总监吴炳湘,中国出席巴黎和会代表陆征祥、顾维钧等等,都性格饱满、鲜活生动,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

在拍摄和制作上,《觉醒年代》调用了很多在电视剧中并不常见的电影制作手段,使用大量的多机位拍摄,全方位呈现出演员、道具和场景的细节。剧集中的细节也尽量贴近历史真实,室外街景、室内布景、服装道具,以及场面调度、配角和群众演员,都做得十分出色,达到了电影画面的效果。

大背景是新文化运动 五四运动与中共建党

《觉醒年代》的大背景是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以及中共建党。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2000多年的帝制,但辛亥革命后,主掌北洋势力的中华民国大总统袁世凯又试图恢复帝制,并大力提倡尊孔读经。受过西式教育的陈独秀、胡适、钱玄同、刘半农、李大钊、鲁迅等一批新锐知识分子则坚决反对尊孔复古思潮,发起一场以“德先生(Democracy,民主)和赛先生(Science 科学)”为旗帜的新文化运动。

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隔年9月,《青年杂志》迁往北京后改名为《新青年》,主要编辑和撰稿人为北京大学文科学长陈独秀、教授胡适、李大钊、钱玄同、刘半农,以及教育部佥事鲁迅。《新青年》在政治观点、学术思想、伦理道德、文学艺术等方面强烈批判复古思潮,主张个性解放,男女平等。1917年后,《新青年》又举起“文学革命”的大旗,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与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构成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

《新青年》从1918年1月起改用白话文,采用新式标点符号,刊登新诗。同年5月,鲁迅在《新青年》上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受《新青年》的影响,中国各地报刊都纷纷改用白话文和新式标点。1920年秋季始,中国小学一二年级教科书改用白话。不久,大中小学教材全都改用白话文。

新文化运动掀起一场空前的思想解放潮流,将许多年轻人,特别是青年学生集合在当时的“反帝反封建”旗帜下。毛泽东、周恩来、陈延年、邓中夏、张国焘、赵世炎、罗章龙等中共早期领导人,以及后来的北京大学代理校长、台湾大学校长傅斯年,清华大学校长罗家伦等,都是新文化运动的热情拥趸,并在1919年的五四运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五四运动的起因是1919年上半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胜国在法国巴黎召开的和平会议。中国作为战胜国之一,在和会上提出废除外国在中国的势力范围等要求,但巴黎和会根据日本与中国政府签订的“二十一条”,决定将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转让给日本。消息传到中国后,北京各界群情激愤,要求政府拒签和约。但北洋政府迫于列强压力,还是准备签字。

中国政府的外交失败引发民众强烈不满。5月3日,北大学生傅斯年、罗家伦、邓中夏、张国焘等人召开学生大会,并约请北京13所中等以上学校代表参加大游行。5月4日,3000多名北京学生汇集天安门,游行队伍后来冲入被视为亲日官员曹汝霖的住宅,痛打了正在曹宅的驻日公使章宗祥,并放火烧了曹宅。军警随后赶到,抓捕了32名学生。

五四游行后,北京学生继续与政府抗争,抗争活动很快蔓延到中国各大城市,并从学生运动演变成罢课、罢工、罢市。同年6月,北洋政府被迫释放被捕学生,并拒绝在巴黎和会上签字。

五四运动开创了中国平民大规模参与政治活动的先河。陈独秀认为,五四运动特有的精神就是“直接行动”和“牺牲精神”。

但五四运动之后,新文化运动的几名主将在政治理念上渐行渐远,走上了完全不同的人生路。

李大钊、陈独秀主张效仿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走暴力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成为创建中共的主要推手。1921年7月,在苏联领导的共产国际帮助下,中国共产党在上海正式成立。

胡适等人则反对激进革命,主张社会改良。胡适、钱玄同、刘半农等人后来都把主要精力放在学术和教育上,尽量远离政治风云。

编剧导演演员功力深厚 打造鲜活历史群像

作为主旋律题材,《觉醒年代》的主角自然是中共建党元勋陈独秀和李大钊。剧中两位主角形象丰满,有血有肉,充分展示了编剧、导演和演员的深厚功力。

尤其“戏骨”于和伟扮演的陈独秀,是《觉醒年代》的灵魂人物。剧中的陈独秀无论台词、眼神、面部表情和肢体动作都非常到位。陈独秀首次亮相是在日本逃亡,一群中国留学生在早稻田大学激烈辩论如何救国,一身乞丐装束的陈独秀乘机偷吃他们放在桌上的饭菜,并宣称中国“无药可救”,结果招来群殴,幸亏李大钊、章士钊出面解围。于和伟将陈独秀落魄中的倔强演绎得惟妙惟肖。

在另一个场景中,京师警察厅总监吴炳湘劝说坐牢的陈独秀和政府合作,争取早日出狱,却被陈独秀一番嘲讽。吴炳湘悻悻然离去时,陈独秀突然高唱起苏轼的名篇《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狂放不羁的个性展露无遗。

历史上的陈独秀和两个儿子陈延年、陈乔年虽然都是中共重要领导人,但父子之间的矛盾很大,主要因为陈独秀抛弃了发妻高晓岚和年少的陈延年、陈乔年,而与高晓岚的妹妹高君曼私奔生子。

《觉醒年代》没有回避陈氏父子冲突。其中有这样一场戏:陈独秀在宴席上与几个朋友高谈阔论,在厨房帮忙的陈延年指使陈乔年给陈独秀端上一份荷叶黄牛蹄,高君曼打开荷叶,里面蹦出一只癞蛤蟆,惊呆众人。陈独秀却十分镇定,伸手用一只碗盖住癞蛤蟆,叫出幕后主使陈延年出来解释,父子俩当众上演一场骂战。

与后来被中共开除党籍的陈独秀相比,李大钊的历史地位和形象一直更受中共推崇。这种推崇反而使影视剧中的李大钊角色受到不少限制,往往流入“高大全”的俗套。不过,《觉醒年代》中的李大钊形象并不生硬。其中,李大钊在北京闹市撒传单前,犹豫良久,直至流泪哭泣,深刻表现了他作为北大教授,却被迫亲自到闹市撒传单的复杂心态。

剧中配角演出十分精彩

《觉醒年代》剧中的许多配角也十分精彩,号称“清末怪杰”的北大教授辜鸿铭就是其中之一。尽管满清王朝已被推翻,辜鸿铭照旧拖着一根辫子登堂入室,给学生讲课时也有仆人端着烟枪、茶水在旁伺候。

外表守旧的辜鸿铭却满腹才华,学贯中西。一次,胡适在北大礼堂演讲时用英语引用了《荷马史诗》中的一句话,坐在台下的辜鸿铭一脸不屑,他不仅用希腊语念出原汁原味的《荷马史诗》,还用纯正的伦敦绅士口音纠正胡适“下等人”的英语发音。台上的胡适尽管尴尬,还是以君子风度感谢辜鸿铭的指教。

相对而言,《觉醒年代》中毛泽东、鲁迅、周恩来等角色,不如陈独秀、蔡元培、辜鸿铭等人出彩。这种差距既因为演员功力不同,也因为毛泽东等人的屏幕形象要受到更多审核。

比如,1936年毛泽东在陕北接受美国记者斯诺(Edgar Snow)采访时曾回忆说,他在1918年在北大当图书管理员时“职位低微,大家都不理我”“对他们大多数人来说,我这个人是不存在的。”而在《觉醒年代》中,初到北大的毛泽东由校长蔡元培亲自介绍给图书馆主任李大钊。他还在北京街头慷慨演讲,赢得热烈掌声。

另外,《觉醒年代》中顾维钧的形象也是败笔。1919年顾维钧作为中国代表之一出席巴黎和会时,年仅31岁,但饰演顾维钧的演员相貌苍老,身宽体胖,很难让人将他与“民国第一外交家”顾维钧联系起来。

整体上看,《觉醒年代》是一部制作精良、好看耐看的历史大剧。这部剧的成功说明,只要打破束缚,多接地气,主旋律题材也能产生观众喜欢的好作品。



                            
 

copyright©2018-2024 gotopie.com